2013年11月9日 星期六

醣質營養素


柯萬盛醫師-前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 , 前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兼任主治醫師, 現任:光田綜合醫院 內科部主任, 德桃癌症關懷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百年來生物科技不斷進步,人類醫學科學研究一直在解開維持生命的重要密碼,從解剖學,組織學,細胞學,分子醫學及奈米醫學等,其目的是在解密細胞的複雜功能。
二十世紀下半世紀,分子醫學及蛋白質學進步,科學家們將所有焦點放在分子醫學及蛋白質之表現上,認為蛋白質是分子信息的傳遞者。也發現細胞功能之表現是要經過細胞表面的一種(key)即接受器之功能啟動,藉著細胞內之蛋白質及其化合物質之傳遞而起動基因DNA之表現,進而製造細胞所需要的生命物質,若此接受器有突變及故障或功能失調就會產生疾病。最近根據此接受器發展之藥物較多,其中以癌症最為突破,目前藉由細胞膜接受器而發展出來的藥物有乳癌的Herceptin,淋巴癌的Mabthera,慢性骨髓性白血症的Glivec,肺癌的Irresa等,已經在臨床上使用多年,療效佳,可說是生物醫學的一大突破,最近又有一些藥物對抗癌症血管新生藥物Avastatin,肺癌的Torceba等也上市了,這些藥物是針對細胞表面之接受器為標靶之治療,其療效也有些無效者,如何增進其療效是值得去研究的,然而細胞表面接受器主要成分為蛋白質及醣類組成的醣蛋白,若能在此處補充合適的蛋白質及醣類,是否能改進其療效是值得研究的。
二十世紀的營養學研究及臨床應用有很多突破,從醣類、蛋白質、脂質、礦物質至維他命的發現,但是營養素運用則大部分注重於蛋白質,脂質及維生素方面較多,醣類及微量礦物質之運用較少,目前微量礦物質及醣類之臨床應用也慢慢在成長發展中。營養分子生物學目前已經蓬勃發展,自然界之營養素及物質是可以影響細胞之生命表現,中醫之"藥食同源"已經驗證了,若能適當的應用營養物質是可以預防及治療疾病的,而且營養與再生醫學研究有很大相關。
多年來,科學家將所有焦點放在蛋白質學上,認為細胞信息傳遞之主宰者為蛋白質,但二十一世紀初,韋斯曼(Weisman)學院的一位理論數學家將蛋白質分子可能構型的數據及人體功能運轉所須之指令訊號的數據做一試算,結論是蛋白質沒有足夠的數據可以提供所有信息之功能,因為它缺乏一種醣蛋白密碼提供人體正常細胞功能之運轉所需。所以醣質生物學已經為科學家所重視。還有細胞與細胞之間之黏合及溝通對細胞生命是很重要的,正常細胞之間之排列是有規則的,是一個接著一個,成一定的序列排列者,當組織破壞後,細胞之修護及生長是有節制的,當傷口已癒合時,細胞就終止其細胞分裂。但癌細胞因缺乏細胞與細胞之連繫、溝通及黏合,其細胞就失序而亂生長,到處轉移及不斷細胞分裂,結果組織功能喪失而使生物體喪命。而這些調控因子是端賴細胞膜上之接受器之正常功能。免疫細胞及免疫球蛋白上之組成,醣類也是重要成分之一,若缺乏會造成免疫失調,除此之外,醣質營養素在醫學上之重要性,包括傳染病、懷孕、嬰兒及小孩生長、心血管疾病、癌症、慢性病、關節炎、運動傷害、牙疾病、老化及自體免疫性疾病等佔有一席之地,在本書中有闡述。
雖然醣質營養素最近幾年來開始進一步研究,但臨床上應用其實已經是歷史悠久,中醫應用冬蟲夏草、人蔘、靈芝及樟芝等中草藥,日本應用蕈類植物,包括雲芝、舞芝、蘑菇及米糠等。其近日的多醣體聚合物,內容包括多醣體K(PSK),多醣體P(PSP),活化性六碳醣相關性複合物(AHCC),米蕈等產品,在癌症病人上可以增強其抗癌能力,減少癌症化學及放射治療之副作用。食用植物方面有山藥、薏仁、蕃薯葉、龍鬚菜、秋葵、納豆、木耳及蘆薈等含有黏液成分,這種食物含有多量醣質成分,是可以多食的,因為它們可以防治癌症、使傷口癒合、增強免疫系統等功能。
在自然界中有200種以上之醣質營養素,經科學家發現其中8種對細胞生命有重要功能。即葡萄醣(Glucose),半乳醣(Galactose),岩藻醣(Fucose) ,木醣(Xylose),甘露醣(Mannose)N-乙醯半乳醣胺(N-Acetylgalactosamine)N-乙醯葡萄醣胺( N-Acetylglucosamine)N-乙醯神經氨酸-唾液酸(N-Acetylneuraminic acid),這8種醣質構成多種醣蛋白。在一般食品中可以容易攝取葡萄醣及半乳醣,其他6種可以從特殊植物中獲得,若利用目前生物科學技術開發這些醣質營養素,提供人體生理正常功能的保健食品是必需的,同時指導民眾實用含醣質營養素是當今之務。

益生菌與養身液抗過敏

益生菌抗過敏 (長春月刊特別報導)

益生菌最好能持續性使用,才能營造優質的腸道環境,調整免疫系統,改善過敏症狀。

有過敏體質的人,總是必須跟惱人的症狀纏鬥一輩子,眼睛過敏的,經常是又紅又癢鼻子過敏的,總是噴嚏打不停、鼻塞吸不到空氣蕁麻疹、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常常吃這也癢、吃那也癢有氣喘毛病的,一發病起來常常喘不過氣有過敏性腸炎的,更是常得忍受腹瀉、肚子脹痛的痛苦。

過去,面對這些困擾,只能用抗組織胺或類固醇藥物來抑制發炎反應,也就是說只能控制過敏症狀,有吃藥就緩解,一停藥症狀又出現,無止盡的吃藥,病人便會開始擔心──會不會吃出問題來?

近幾年來,免疫學界經過許多的科學研究發現,吃下一些對人體有益的細菌,可以改善過敏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又不會有像藥物般的副作用,因此近來「益生菌抗過敏」的觀念相當盛行,成為過敏患者爭相討論的話題。
問題就出在免疫系統會發生過敏疾病,其實是與人體的免疫系統有相當大的關係。

台灣整合醫學協會理事長、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副教授許清祥表示,在充滿病源性微生物的環境中,免疫系統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防線,免疫系統可以分辨敵我,攻擊有害的物質,對於無害的物質則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一套機制使人類能夠生存在地球上十幾萬年。但是免疫系統不是絕對的精密,有時也會出錯,當免疫系統對於一些無害的物質開始進行無謂的戰爭,人體就成了戰場,就在各種器官上產生症狀,這便是所謂的過敏性疾病。

而健康人的免疫系統有兩種路徑──Th1及Th2,這兩種路徑必須平衡發展,如果Th2的免疫路徑太活躍,就會過敏。簡單來說,益生菌抗過敏的原理就是使Th1上升產生調整型T細胞,並抑制Th2。

許清祥表示,目前西藥如抗組織胺抑制發炎反應的作用效果快,對於症狀的急性處理較佳,但由於其無法抑制Th2,只要停藥,症狀又會出現。長期要達到抑制Th2,就可以透過益生菌來調整。

那麼,以益生菌調整可以使過敏疾病斷根嗎?許清祥表示,由於過敏疾病50是基因遺傳而來,所以不論任何的治療都只能有緩解的作用,但服用有效的益生菌緩解過敏是顯著的。

許清祥說,如果選用正確的益生菌,1個月可以減輕50的過敏症狀第3個月IgE抗體(引發過敏的抗體)可以下降25到了第6個月,體內優勢菌叢可以被建立第6個月之後,素食者就不需再補充了,但習慣大魚大肉者,仍建議3~7天補充一次,以維持體內益菌的菌量。

選對好菌 才有效果
因此,正確選用益生菌對治療過敏性疾病就是一個關鍵了。

什麼叫做益生菌?許清祥表示,益生菌就是長久以來與人類共生的腸內細菌,這些細菌不會使人生病,反而能帶給人類許多的益處,例如乳酸菌、雙歧桿菌及少數的鏈球菌,不同的菌種對人體會有不同的功能,像是幫助吸收平衡腸內菌相、改善腹瀉幫助乳糖代謝,改善乳糖不耐症改善便秘等。至於可以改善過敏性疾病的益生菌,許清祥和他的研究團隊則是花了多年的時間利用先進的生物晶片技術,篩選分離自國人腸道的益生菌,成功研發了適合國人的第一株抗過敏的益生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目前市面上幾種改善過敏的益生菌產品都是源自這一株,產品型態包括優酪乳、膠囊、粉末等。

那麼,該如何選擇一個好的益生菌產品呢?許清祥提出以下的選用重點:

<重點1>菌種:必須是經過雙盲臨床人體試驗的菌種,光是動物實驗不見得會有效。

<重點2>定殖腸道中:益生菌必須通過耐胃酸膽鹽的試驗,才能活跳跳的抵達腸胃道,也要能粘黏在粘膜、定殖在腸道中,才不會隨糞便排出,這樣的益生菌才有可能在人體腸道中複製繁殖,成為優勢菌種。

<重點3>菌數:根據臨床實驗結果,每天使用菌數100億的益生菌對於過敏性症狀的改善最為顯著,少於100億效果不明顯,多於100億效果並不會更好。

<重點4>保存:益生菌是活的東西,活的東西就有它的壽命,會隨時間或是不良的儲存環境而使活菌數漸漸減少。以前生物科技還不發達,這類的產品需要冷藏。但是目前包埋技術日新月異,能夠有效隔絕空氣以及水分,保持益生菌的活性。最新一代的雙層包埋技術已經能讓這類產品在常溫下儲存,但是還是要盡量避免日曬、高溫與潮濕,並且盡早食用。所以,如果不是「雙層包埋技術」的產品,購買時商家應該是從冰箱取出產品,民眾買回家後應該放進冰箱,存放冷凍庫會比冷藏庫好,以免益生菌死光光,吃下的只是一堆的賦形劑。

<重點5>可靠性:自己在家DIY培養的菌是絕對不行的,建議選擇符合良好製造規範(GMP)的產品,比較有品質保障。

平日飲食吃錯了 也沒用!
服用益生菌的同時,飲食的配合是很重要的,以免破壞益菌環境。

<不可吃>
1.咖啡、茶等刺激性飲料,對益生菌的生長有害,最好不要飲用。
2.千萬不要大魚大肉,高蛋白飲食會使壞菌滋長,抑制益生菌。
3.勿和抗生素一起用:益生菌是細菌,所以會被抗生素殺死。

<可吃>
益生菌最好跟新鮮蔬果一起吃,因為蔬果中的膳食纖維稱為「益生素」,可以讓益生菌生長得更好。
吃太多會不會傷身體?

益生菌的服用時間,以清晨或睡前空腹時服用最好。許清祥強調,益生菌最好能持續性使用,才能營造優質的腸道環境,調整免疫系統,改善過敏症狀。因為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很容易使壞菌再長回來,所以持續地補充益生菌,才能維持良好的菌叢環境。

那麼,益生菌吃太多會不會傷身體?許清祥表示,益生菌主要是在腸道中發揮其調整免疫系統的功效,並不需要進入血液中,也不會像藥物般經過肝腎代謝,所以不會傷肝、腎。益生菌吃得再多也是隨糞便排出體外,不會影響身體的健康,且長期使用,不僅過敏症狀得以改善,腸道也更健康。

版主加註:

光吃益生菌, 即便能通過胃酸, 若腸胃環境不配合, 溫度,溼度, 酸度不對, 吃再多的益生菌也養不活, 它分泌的營養素也無法獲得. 所以為何有些人看不出效果

好菌需要溫度, 常吃冰的飲料,腸胃需要30分鐘以上才能回溫. 想想看, 肉放冰箱為何比較不容易壞

好菌需要營養才能長, 來源是植物纖維, 所以要多吃蔬果纖維

有人體質酸度不對,也不容易生長. 
這就是我很激賞的一種產品, 它幫你在體外培養,提供溫度,溼度,酸度,養分最佳化環境,來幫你養好菌, 你再吃回體內, 如試管嬰兒放回母體, 參看 養生液是如何製造的







2013年11月1日 星期五

4週年輕10歲 秘訣:日喝水3公升

4週年輕10歲 秘訣:日喝水3公升

保持年輕的方法很多種,英國一名42歲的女記者,聽從醫生建議,每天喝水3公升,四個星期後,不僅頭痛和消化系統狀況獲得改善,還意外讓外表回春10歲,皺紋、黑眼圈、紅斑不見了;另外美國學發現,每天吃30顆杏仁,能幫助抑制食慾,每天攝取也不會發胖。
一個人一天要喝多少水呢?民眾:「8杯。」民眾:「我猜大概8到10杯。」
身體需要水,而保持青春,水的功勞可不小,英國42歲的電視台記者莎拉,長年受到頭痛和消化系統所苦,醫生建議她,每天喝水3公升來改善,竟然讓外表回春10歲,從第2週之後,身體開始慢慢改變,原本黯淡的肌膚、黑眼圈、皺紋、紅斑等狀況,都有了改善。

醫師:「你口渴了就要喝水,你的身體本來就是這樣設計。」

介紹影片:「想像一種高脂肪的食物,但是卻是對你身體很好的,這不是種矛盾的說法,它指的就是杏仁。」

美國普渡大學研究發現,杏仁有抑制食慾的功能,如果把零食換成杏仁,將有助於飲食均衡,增加維生素和礦物植的攝取,身體就不會發出想吃東西的訊號。

介紹影片:「杏仁可以幫助你減輕體重,可以避免膽結石,是很好蛋白質的來源。」
杏仁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鎂、鋅、鉀,大約30顆的杏仁就可提供人體一天所需要的100%維生素E,杏仁的膳食纖維是蕃薯的4到5倍,易有飽足感又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便秘的改善,想要有什麼樣的身體,跟你吃下肚的東西,脫不了關係。

(圖/翻攝每日郵報

2013年6月12日 星期三

22大症狀,告訴你五臟積毒了! -字 +字 作者: 文∕周瑋峻 | 常春月刊 – 2013年6月10日 下午1:16 當出現口臭、便祕、青春痘、舌苔黃、牙齦腫脹、嘴破、眼睛紅等症狀時,代表五臟累積了過多的毒素,倘若總是置之不理,就會引發各種疾病,甚至是癌症的發生,那麼要如何排出五臟的毒素呢? 我們經常從報章雜誌或網路資訊中看到「排毒」兩個字,但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陳潮宗表示,不論是西醫或傳統醫學,並沒有現代所講的「排毒」這個名詞。在傳統醫學上稱之為「解毒」,而一般中醫師所說的解毒中藥,是指具「清熱解毒」作用的藥材。 中醫對於「毒」的定義很廣泛,舉凡對身體有害的都稱為「毒」,例如火氣大、發炎、過敏等症狀,或中醫常說的熱毒、寒毒、濕毒等,甚至化學毒素、魚蟹毒、蟲蛇毒等都是。就現代醫學來說,導致身體老化、致癌的自由基,也是毒物的一種,這些所謂的毒物,若長期積聚在體內,將會造成身體負擔而引發疾病。 毒素累積五臟的表現 陳潮宗指出,在中醫診療上,當出現口臭、便祕、青春痘、舌苔黃、牙齦腫脹、嘴破、眼睛通紅等症狀時,就代表體內累積了過多的毒素,身體便以這些症狀來告訴主人,需要注意健康了。倘若總是置之不理,就可能引發各種疾病,甚至是癌症,而毒素累積在身體不同的部位,各有不同的表現。 累積在心臟 1. 心臟有內火或是火毒的時候,舌頭容易出現潰瘍,也就是嘴破的現象。 2. 額頭部位狂長青春痘。 3. 睡眠時不安穩,容易發生失眠的狀況。 4. 常有胸悶或是胸部有刺痛的感覺。 累積在肝臟 5. 指甲表面,有凸起的稜線,或是指甲有向下凹陷的痕跡。 6. 因乳腺增生的關係,導致月經週期之前,有明顯的脹痛感。 7. 情緒常常容易感覺抑鬱。 8. 經常性的偏頭痛。 9. 每個月都會發生經痛。 10. 臉部兩側的部位,會長青春痘。 累積在脾臟 11. 臉部出現色斑,通常女性臉上有斑點的時候,就代表消化系統變差。 12. 女性朋友容易有白帶過多的狀況發生。 13. 脂肪容易堆積在體內,脂肪在中醫稱為「痰濕」,主要是因為脾臟消化功能減弱,導致毒素無法排出而堆積。 14. 容易有口臭情況發生。 15. 嘴唇週圍容易長青春痘或是發生潰瘍。 累積在肺臟 16. 皮膚呈現黯淡、沒有光澤的狀態。 17. 常常有便祕情況發生。 18. 比較常有情緒化的狀況發生,或容易多愁善感且常常感覺悲傷。 累積在腎臟 19. 女性月經量會減少、經期變短,經血的顏色偏暗。 20. 身體容易有水腫狀況發生。 21. 臉部下頜部位容易長青春痘。 22. 常常感覺疲倦、想睡覺,且四肢常會有無力感。 必注意!內毒、外毒怎麼來? 體內毒素來源主要來自兩大方向,包括外在環境以及個人飲食習慣,說明如下: 1. 外在環境: 指接觸外界污染的空氣或是水質,以及帶有化學物質的加工食品、含有殺蟲劑或是農藥的農產品,或是含有重金屬的海鮮類食物,甚至是吸入的二手菸等等,都會使得許多不需要的雜質、毒物進入體內,影響身體自然的排毒系統。 2. 飲食習慣: 現代人喜歡吃香喝辣的,每天吃入體內的食物相當多樣化,與以往農業社會的飲食習慣和內容大不相同,其中尤其以下列4種飲食習慣,最容易累積體內的毒素。 ◆ 飲食內容多肉少菜: 常吃牛排、炸雞排、勝丼(豬排飯)……等以肉食為主的人不在少數,肉品的肌肉纖維本來就比較難以分解,若是再加上缺乏蔬果的纖維素來幫助腸胃蠕動,久而久之,腸胃道受到影響、消化功能下降,就會造成便祕,一旦糞便在腸道中待的時間愈長,身體吸收毒素的機會就愈多。 ◆ 常吃生冷食物、喝冷飲: 冰品或是冷飲、生魚片等生冷飲食吃下肚子之後,會降低胃部的溫度,使得消化功能下降、脾胃營養不足,就會影響毒素排出體外的能力。 ◆ 常吃煙燻、燒烤食物: 很能幫助下飯的香腸、臘肉、烤肉等食物在烹調的過程中,會增加硝酸鈉的含量,並在體內轉化成具有致癌性的硝酸胺,進而增加毒素的累積。 ◆ 飲食總是高油脂: 油炸、麻辣鍋、五花肉等富含油脂的食物,在消化過程中會產生致癌物質──膽鹽,體內膽鹽多了,就會增加罹癌的機率。 必保養!天然四大排毒器官 上帝在造人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毒物對人體的危機了,因此,設計了一套天然的解毒系統,能夠自動自發地將體內的毒素清除乾淨,進而預防疾病的發生。而我們的肝臟、腎臟以及皮膚,就是這套解毒系統主要的排毒器官。 ◆ 肝臟: 肝臟是人體中最重要的解毒器官。肝臟細胞中蘊含著豐富的酵素,不論是藥物、激素、微生物產生的毒素等,不管是內生性或是外生性的有毒物質,通通都需要靠肝臟來分解,以減少體內毒素的累積。陳潮宗表示,肝臟狀況不好的時候,就會造成毒素在血液中循環,間接導致皮膚狀況變得比較不好(因為皮膚下有許多細微血管),皮膚粗糙、黯淡、長痘痘、長瘡……等肌膚問題頻生。中醫理論認為,晚上11點到凌晨1點及凌晨1點到3點,是肝經與膽經排毒的時間,但是必須在熟睡的狀況之下,肝膽才能夠順利排毒,因此,在這段時間之內一定要睡覺,才能讓肝臟做好解毒的工作。 ◆ 肺臟: 是人體透過呼吸和外界溝通的管道,當然也是排毒的器官,現在空氣污染嚴重,加上二手菸的問題也很嚴重,時間久了,毒素就很容易累積在肺臟排不出來,輕則造成咳嗽等症狀,嚴重的還可能會致癌。還好可以透過在公園或是森林中散步、做日光浴,甚至是戒菸或避免到充滿二手菸的環境中,都可以幫助肺臟排毒。 ◆ 腎臟: 腎臟主要的功能就是排泄廢物,包括多餘的水分、電解質、尿素、藥物成分等的代謝產物,都是藉由腎臟、膀胱、輸尿管等的排泄系統,並以尿液的方式排出。因此,如果腎臟功能不好的話,降低尿液的排泄量和次數,就會讓這些毒物(廢物)一直停留在體內。所以,每天尿液的排泄很重要,要多喝白開水、多排尿。陳潮宗提醒,現在正值炎熱夏天,很多人會以含糖飲料來取代白開水,應該盡量避免,以免含糖飲料造成身體的負擔。 ◆ 皮膚: 皮膚是身體抵禦細菌、微生物、病毒等侵襲人體的第一道防線,還能夠防止體表的水分蒸發與散失。此外,皮膚中汗腺的主要功能就是排汗,汗水是由鹽分、尿酸、尿毒等廢物所組成,所以才說皮膚也是解毒系統的一部分。我們可以透過每天固定且適量運動來讓身體流流汗,藉由汗水把毒素從皮膚排出來。另外,皮膚的清潔對排毒來說也不可少,一定要注意。 必做!解毒12祕笈 想要解毒、排毒,除了人體自然的排毒過程之外,食療、中藥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但總是治標不治本。其實歸根究底,身體會累積毒素,跟生活習慣脫不了關係,因此,最根本的解毒祕笈,就是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1. 盡量攝取當季和本地的新鮮蔬果。 2. 盡量多吃白肉(如雞肉、魚肉),並減少吃 紅肉(如牛肉)的次數。 3. 食物盡量以少油、少糖和少鹽的方式來烹煮。 4. 盡量少吃精製的食物,例如用糙米或全麥吐司取代白米和白吐司。 5. 每天盡量多喝水。 6. 少用傳統煎、煮、炒、炸的方式來煮菜,而是改以蒸、燙、清炒、涼拌等方式做菜。 7. 市場買來的蔬果大多有噴灑農藥,一定要用水清洗乾淨後再吃。 8. 烹煮食物使用鐵製、不鏽鋼或瓷製的廚具、餐具,不要使用鐵氟龍、保麗龍或是不耐熱的塑膠用品。 9. 每天定時定量、適度的做運動。 10. 每天的生活作息要規律,同時也要睡飽。 11. 盡量減少吃藥、抽菸和喝酒的機率。 12. 隨時隨地保持心情愉悅。

2013年6月7日 星期五

糖尿病患多吃水果 較不易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患多吃水果 較不易視網膜病變 【台灣新生報/記者蘇湘雲/綜合外電報導】2012/06/19 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視網膜病變併發症,嚴重可能失明。日本最新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多吃點水果,較不容易出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日本京都大學附設醫院研究團隊以九百七十八位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請患者填寫問卷,回答飲食相關問題,研究持續追蹤八年,研究人員安排患者每年定期接受眼科檢查,看看有無出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剛開始進行研究時,所有患者眼睛都沒問題,接下來八年期間,共有兩百五十八人出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眼睛視網膜血管就容易受到損害,進而出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若遲遲不予以治療,放任惡化,就會導致視力喪失。 研究首席作者日本京都大學附設醫院田中司朗博士表示,研究結果顯示,糖尿病患者食用較多水果,較不容易出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與一天只吃一盎司水果(約二十八公克)的人相比,一天平均食用九盎司水果(約兩百五十五公克)的患者,罹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風險下降約一半。如果一天吃三到五盎司水果(約八十五公克到一百四十一公克),風險則減少約四成。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艾波羅‧卡森博士接受外電訪問時表示,水果含有各式維生素、營養成份,這些成分可能一起作用,進而達到保護眼睛的效果。 這項研究近日已發表於美國糖尿病協會年度學術研討會。

2012年7月19日 星期四


陰道自然孔微創手術 女性福音

作者: 邱俐穎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719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邱俐穎台北報導】
傳統婦科手術多會留下疤痕,即使是腹腔鏡微創手術,仍會在腹部留下小傷口長庚醫院運用陰道自然孔內視鏡手術,將內視鏡由陰道進入腹腔進行手術,無傷口、出血量小、術後恢復時間短,現已成功完成上百例子宮全切除手術與數十例卵巢輸卵管手術
四十六歲的邱小姐,五年前檢查發現骨盆腔有一顆四公分大的子宮肌瘤,當時以為停經後肌瘤就會自行萎縮,不以為意,但近一、二年每逢生理期前十天腹部就會明顯脹痛,還伴隨食欲不振、頻繁漏尿。
林口長庚婦產部內視鏡科主治醫師蘇軒表示,病患就醫檢查後發現,子宮肌瘤已長大到廿公分大,外觀更像懷孕六個月大的孕婦,後建議透過陰道自然孔內視鏡手術,在未輸血的情況下,摘出二.二公斤的子宮肌瘤,幾乎是一個胎兒重。
林口長庚婦產部主任李奇龍說,手術時內視鏡由陰道進入,術後腹部不會有傷口,手術中失血量也僅三百毫升。邱小姐也驚訝地說,原以為開刀一定會很痛,但不僅完全未感覺到痛,開刀隔天就能下床走動,走路、生活起居都能自理。
李奇龍指出,自然孔道就是指口、鼻、耳、肛門、陰道等,以前常有觀念以為開大刀,才能做大手術,但微創手術不代表手術視野小,因透過現代影像設備,能將畫面放大數倍,不僅能減少出血量,還能縮短術後恢復期。
目前長庚婦產部主要將此技術用在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瘤藥物治療失敗,或相關良性子宮疾病需手術治療者,但若子宮太大、骨盆腔嚴重沾黏、合併其他腫瘤、骨盆腔發炎或子宮內膜異位者或心肺功能不佳者仍不建議,須經術前評估。
長庚醫院成果論文已發表在《美國婦科內視鏡微創醫學雜誌》及《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雜誌》。

2012年7月17日 星期二

眼睛四害(轉載)

~ 眼睛四害 ~ 智慧型手機、壓力、陽光、三高,這四個敵人和現代人形影不離,躲也躲不掉 ,讓眼睛過勞,提早老化,眼疾提前報到。 ★1號敵人-智慧型手機 當人們享受智慧型手機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在承受傷害。隨著智慧型手機日漸普及,產生了假性近視成人化以及老花眼年輕化兩大現象。 以往 ,假性近視只出現在兒童,成人視力已經趨於穩定,但眼科醫師們現在發現來看診的成年人近視的度數不對,點了散瞳劑之後,又回到原本的度數 ,表示假性近視也發生在成年人身上,後來一問才知道是智慧型手機的重度使用者。 另一個現象也是因為智慧型手機,以往是平均45歲以後老花眼才上身,現在許多人35歲上下就已經視茫茫了,研究也發現,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導致眼睛疲勞、頭痛與慢性疲勞。 原因一是晃動。柏克萊大學眼科教授班克(Martin S. Bank)相信 ,當眼睛盯住螢幕 ,瞬間調整距離 ,這叫做「視軸調焦(vergence-accommodation)」,會造成眼睛不適 ,研究發表在《視覺期刊(Journal of Vision)》。馬偕醫院眼科主治醫師王馨儀解釋 ,就如同拍照時鏡頭一直晃,要不停對焦 ,眼部肌肉要更用力,當然會造成眼睛疲勞。 原因二是近距離。同樣是立體聲,受試者看著遠距離的電影,並不會覺得不舒服;當立體聲就在眼前,便會覺得不舒服。就是因為距離,當你用智慧型手機讀簡訊、what’s App或上網時 ,眼睛會更疲勞。若仔細觀察旁人,你會發現他們都把手機拿近。當人們靠近眼睛用手機,意味眼睛工作得更累。 研究受試者發現,當人們讀報(平面印刷的報紙)通常保持距離眼睛16吋(約 40公分)的距離,但傳簡訊時 ,平均拿14吋(約 35.5公分),有些人甚至拿到7吋( 17.8公分)。 如果你已經戴隱形眼鏡,情況更糟。 戴隱形眼鏡是為了看遠 ,現在用來看清智慧型手機上微小的字,造成眼睛酸麻、眼壓升高、慢性結膜炎、頭痛,甚至慢性疲勞。 「一大早眼睛就不舒服 ,」馬偕醫院眼科主治醫師王馨儀發現。過去眼睛疲勞常是用眼一天後,傍晚才出現,現在病人是抱怨一大早眼睛就不舒服,因為病人到辦公室前,往往在通勤途中已經用眼過度了。 王馨儀更擔心下一代,台灣近視年齡可能又大步向前。許多小娃兒兩、三歲就已經接觸了智慧型手機與平版電腦。但幼兒眼睛水晶體在五歲才會發育完全。已有臨床眼科醫師對媒體表示,發現兩歲女娃天天玩iPhone ,造成視力模糊 ,差點近視,也曾發現四歲兒童已經近視200度。 ★2號敵人-壓力 壓力會用各種方法傷害視力 ,從輕微的眼睛發紅、眼皮跳到視網膜病變都有。慢性的壓力讓你的眼睛無法好好休息,眼睛發紅、脹痛,「眼睛脹到快掉出來 ,」剛從新竹馬偕調回台北的 王馨儀 醫師描述病人,原本以為眼壓過高,有青光眼的疑慮 ,其實是用眼疲勞而已。 眼皮跳 ,學名是眼瞼抽搐(eyelid twitching)其實也和壓力有關,會持續數小時甚至數天,通常不需治療 ,若超過一周,醫生有可能開立鎮定劑或用肉毒桿菌素治療。 壓力也可能導致血壓升高,中央視網膜動脈阻塞缺血,造成單眼突然發生無痛的視力減退或喪失,也就是眼中風。眼中風也會反覆發作,更是腦中風的預警。 中心性漿液性視網膜病變更好發在30~40歲的男性青壯年,那是因為在視網膜前有一層膜,稱為脈絡膜 ,兩層膜之間滲水,造成視力轉暗、變小,甚至變形 ,通常是單眼發生,嚴重影響近距離的用眼工作。眼睛突然看不清 ,妨礙衝刺事業的青壯年。 這拗口的疾病目前原因不明,有人認為與壓力有關。 王馨儀 醫師說,雖然八、九成病人在6個月內眼睛會自行吸收滲水而痊癒,但有少部分人會反覆發作,造成黃斑部永久性病變。 ★3號敵人-陽光 我們知道要幫皮膚防曬 ,其實眼睛也非常需要防曬。短時間曝曬在太陽下,可能引起角膜炎,也就是角膜因陽光曝曬引起的發炎,就是一種「眼睛曬傷」 ,眼睛會模糊、痛、畏光、流淚。 長期的曝曬就很嚴重。發表在《眼科學檔案(The Archives of Ophthalmology)》的研究發現 ,青少年時期常曬太陽的人,到了30歲以後會增加兩倍罹患早期白內障的風險。 現在科學已經知道,陽光中只要少量的紫外線,所以就算是陰天也會,數年後就可能傷害視網膜 ,這充滿上百萬個感光細胞的地方,而且這種傷害是不可逆的。除了陽光 ,台灣還有一群年輕的黃斑部病變病人是因為工作中強光所致。 王馨儀醫師發現,許多光電業的從業人員本來就高度近視,加上在強光下又用眼過度 ,使黃斑部提早出現病變,最終會影響視力喪失。另外,長期在陽光下工作或駕車,不少人四、五十歲就發生白內障病變,需要置換人工水晶體的地步。 ★4號敵人-三高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邱弘毅以全民健保資料庫分析視網膜相關眼疾發現,糖尿病患者罹患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盛行率是一般人的40倍。 偏偏台灣人的糖尿病控制不佳,讓眼睛泡在糖水裡。國民健康局的追蹤調查發現,高達七成糖化血色素(糖尿病患血糖控制主要指標)未達7 ,控制不佳,如同水土保持不良 ,未來併發更多疾病。 由於肥胖人口增多,糖尿病發病也年輕化。過去罹病的高危險群是40~50歲,許多人比父母那代提前十年,30~40歲就罹病,提前發病造成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腎臟病等,都可能提前發生,影響人生黃金歲月。 也有愈來愈多證據證明,黃斑部病變和心血管疾病有關,也就是和高血壓、高膽固醇、高BMI ,也就是和肥胖相關。 除了糖尿病外,高血壓、高血脂也提高眼中風的風險。偏偏台灣400萬名高血壓患者中,有一半不知道自己高血壓;也有180萬人有高血脂問題。長期血管壁堆積並形成斑塊,使血管壁變厚、變硬或阻塞,發生在視網膜動脈 ,便是眼中風。 眼睛雖然只占身體的一小部分,卻是人類探索世界的觸角,況且,終身學習的時代更需要眼睛接收萬千資訊。 四個敵人讓眼睛在30~40歲就提前老化,若眼睛一老,大腦就跟著老,難以實現人生下半場的精采。擊退這四個眼睛新敵 ,保護辛苦的眼睛 ,早一天做 ,眼睛和大腦就晚一天變老。 每天保養1分鐘視力變年輕 失去視力是件悲慘的事,但視力是可以保護的,而且是你自己的事,沒人可逼你。只要每天1分鐘 ,可以幫你即便八、九十歲,還可以用機智的話語、迷人的眼睛凝視對方。 ★1.吃葉黃素、魚油 台灣新竹國泰綜合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從口袋拿出藥盒,他每天早餐都吃葉黃素,三餐都吃魚油。因為研究已經證明,葉黃素與魚油是兩個唯一可進入眼睛黃斑部的營養素。不過,除了吃保健食品,從食物中攝取葉黃素並不困難。 台灣大學農化系營 養學 博士吳映蓉最愛吃菠菜炒玉米再灑幾顆枸杞,不僅顏色漂亮,可以吃到葉黃素、玉米黃素。而傳統的枸杞已經被現代醫學證實,含有大量的葉黃素與玉米黃素,足以保護眼睛。 一杯含大量綠、黃色蔬菜的精力湯,也是補充葉黃素好選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曾經考慮試賣精力湯 ,營養師們試喝不同口味的精力湯,出乎意料地,幾天下來大夥突然發現自己變得眼聰目明。 至於補充魚油 ,《超完美Omega飲食》的作者、前美國白宮營養顧問西莫波羅絲(Artemis P. Simopoulos)建議 ,一周至少吃兩次高脂魚 ,包括鮭魚、鮪魚、鯖魚、秋刀魚等。 ★2.加強眼周血液循環 台北馬偕醫院眼科主治醫師王馨儀認為 ,熱敷促進眼周血液循環,可以幫助眼睛放鬆休息。但如果眼睛出現浮腫、乾癢、疲勞等症狀,可以改為先冷敷緩解症狀後,再熱敷。 不過她更推薦用自己的毛巾熱敷,因為毛巾有濕氣,更可保持眼部濕潤,用自己的毛巾 ,又更環保。上班族中午休息時間就可以熱敷,晚上回家再敷一次。 ★3.戴上太陽眼鏡 眼科醫師張朝凱戴著眼鏡 ,很多人誤以為他幫病人開近視雷射手術,自己卻沒用這技術。殊不知他在美國學習雷射時,就已經動了眼睛雷射手術,眼鏡是變色眼鏡,為了躲太陽。 夏日陽光赤炎炎,具防UV的太陽眼鏡不可少,但陰天外出也要戴太陽眼鏡。眼睛經常接受紫外線照射,會引起水晶體中的水分及蛋白質變異,而且只要微量的紫外線也足以傷害眼睛。眼鏡要愈大愈好,像個怕被人認出的大明星,鏡片則是灰色、棕色濾掉光線的效果佳。藍色、紅色、粉紅色的鏡片則不建議。 而且一定要確認太陽眼鏡具有抗UV效果 ,如果沒有,又配戴深色鏡片,瞳孔會放大 ,讓更多紫外線進入眼睛。若不確定,可以到眼鏡行用儀器測試。 ★4.運動給眼睛伸懶腰 王馨儀醫師說 ,視神經是末梢神經 ,能促進血液循環的運動,都有助於眼睛。而且 ,運動時不時看遠看近,總會放鬆到睫狀肌。 況且三高現在也是眼睛的敵人,糖尿病控制不好,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來報到。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也和黃斑部病變有關。用運動控制好體重,總沒錯。此外,用手機定時 ,每隔一小時提醒你 ,做做眼睛的抒壓運動,眼睛也會感謝你。「坐久了,身體都要伸一下懶腰,眼睛也需要 ,」 王馨儀 醫師說。 遮住一隻眼 ,另一眼看遠、看近,再換眼,至少視線暫時離開電腦。或是辦公桌放些賞心悅目的小東西如家人照片或綠色植物,將目光移到心愛的物品上,讓眼睛稍做休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院長翁林仲的作法也很值得參考。他每接起手機,就會藉此離開座位,走到窗邊講電話 ,一邊望向遠方,眼睛比較不會疲累。